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昆明旅行社电话
服务热线
139-8889-9288
所在位置:首页 / 拓展策划新闻 / 昆明国家级非遗项目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昆明国家级非遗项目

2022-03-28 10:05:00 1680

昆明国家级非遗项目

小编为大家提供昆明资讯,昆明旅行攻略,昆明美食,昆明酒店,昆明会展,昆明团建,昆明活动策划等一切相关信息。

《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它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分为南北两个大同小异的流派。《阿诗玛》以五言句传唱,其中使用了伏笔、夸张、讽刺等手法和谐音、顶针、拈连、比喻等技巧,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其作为叙事诗可讲述也可传唱,唱调有“喜调”、“老人调”、“悲调”、“哭调”、“骂调”等,传唱没有固定的场合,可在婚嫁、祭祀、葬仪、劳动、生活等多种不同场合中传唱、讲述。
《阿诗玛》自20世纪50年代初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汉文整理本以来,被翻译成英、法、德、西班牙、俄、日、韩等多种语言在海外流传,在日本还被改编成广播剧、歌舞剧、儿童剧等艺术形式。在国内,《阿诗玛》被改编成电影及京剧、滇剧、歌剧、舞剧、撒尼剧等在各地上演。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于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


查姆是流传于云南省双柏县大麦地镇、安龙堡乡等彝族地区的彝族民间创世史诗,具有悠久的历史。查姆在彝语中为“大”和“起源”之意,一般意译为“万物的起源”。查姆以神话传说的方式记述了人类、万物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由通晓彝文的毕摩(彝族祭司)用彝文记录在书笺上进行传承,其结构庞杂、神话色彩浓厚。查姆基本上是一部神话史诗,但它在神话传说背后蕴涵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朴素的历史进化因素。
舞语“查姆”是“大”和“起源"之意,直译就是“万物起源是大事”,即“万物的起源。《查姆》主要用于吟唱天地,日月,人类、风雨、种子、树木等万事万物的起源。《查姆》里有关神的传说在彝族的几部创世史诗中最为生动优美,它创造了大量形象生动的神和英雄形象,如涅依撒萨歇、儒黄炸当地罗阿玛、罗塔纪等,因此,《查姆》又被视为一部丰富而生动的神话叙事诗。
据彝族《毕摩经》记载,最早的查姆有一百二十多个“查”,分为上部和下部。上部内容包括开天辟地、洪水泛滥、人类起源、万物起源等;下部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占卜历算、诗歌文学等,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彝族百科全书,彝族人称之为“根谱”。查姆叙述了人类的三个发展阶段,提出了猴子变人的朴素观点,在彝族社会发展史和民族形成史的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查姆》原来只在丧葬、祭祀场合由毕摩吟唱。现在当地彝族群众逢年过节、婚丧祭祀、盖房起屋、播种收割等都请毕摩吟唱《查姆》,其声音庄严深沉,有的毕摩可以连唱数日。《查姆》常常用曲调优美的“阿噻调"来配唱,有时亦用大四弦伴奏,有唱有述,载歌载舞,形式多样。

藏族史诗《格萨尔》又被译为《格萨尔王传》、《格萨尔传奇》等,是广泛流传于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青海等省区藏族地区的一部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长篇英雄史诗,它的诗行已被确认为30万~150万行,被誉为世界最长的史诗。在云南主要流传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及丽江等地广大藏族普米族和部分纳西族,傈僳族中《格萨尔》以描写战争为主,有“四方四大战役”或“四大降魔史”,《姜岭大战》为其中之一,讲述格萨尔与萨旦王激战的故事。这场战争发生在云南西北地区,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土特色,已正式翻译整理和出版。《格萨尔》按版本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本子分为若干章的“分章本”,一种是本子分为若干部的“分部本”。虽然版本不同,但基本都是讲述格萨尔一生中的大事,如格萨尔在天上、下界投生、与珠牡结婚和赛马称王、降伏北方妖魔、降伏霍尔等。云南已搜集到《格萨尔》各种资料20多种,其中有与其他省区内容相同者,亦有内容独特者。如在德钦县发掘出版的《加岭传奇之部》,以歌颂藏汉友谊为主要内容,书中的山名、地名、风俗等都是云南独有,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
格萨尔是藏族民间文学中的一个典型人物,人们采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各种神奇的故事来歌颂这位藏族人民理想中的古代英雄。从民间流传的各种有关他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格萨尔的理想就是当时广大藏族人民的理想,他的行为就是当时藏族人民的愿望。全部作品主要体现了爱国、爱民、反对头人、反对宗教压迫的精神,故事叙述的事件多与人民生活直接有关,格萨尔所做的事与藏族人民的利益密切相关,这是史诗深受广大藏民喜爱并普遍流传的根本原因。

花灯是云南花灯中最有影响的地域性支派之一,主要流传于今玉溪市红塔区。
玉淫花灯按形成时间分为“老灯”和“新灯”“老灯”是明清以来逐步形成的传统花灯,源于民间“社火"中的小调演唱、歌舞表演,清末发展为包含小曲花灯歌舞、花灯小戏等多种表演形式的民间艺术,辛亥革命后,受云南大型剧种滇剧影响,部分玉溪花灯艺人向其他剧种学习,吸收民间唱本及其他剧种剧目,编演剧目,使花灯向戏剧化发展,此种花灯被称为“新灯,此后,“新灯”在昆明获得进一步发展,1937年随着“农民救亡灯剧团”的演出迅速流播全省,以“抗战花灯”写下云南戏剧史上光辉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新灯”一方面以其艺术成就继续对云南花灯的革新创造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则绝续在本土获得发展和提高。
玉溪花灯剧目中的唱段有单曲形式和联曲形式。词格有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和长短句式等。“新灯"的演唱则接近滇剧,属戏曲演唱方法,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各种润腔技法根据剧情需要进行处理。新中国成立后,玉溪整理改编了一大批优秀的传统花灯剧目,并创作剧目近100余个,其中大多是反映现代生活题材的。现在共有传统、现代、创作剧目301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玉溪花灯剧团以《情与爱》、《金银花·竹篱笆》、《卓梅与阿罗》等优秀新编花灯剧目,数次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电视飞天奖和梅花奖等国家级奖项,创造了玉溪花灯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大关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
芦笙是苗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传统乐器,历史悠久。苗族民间有多种关于芦笙的传说故事。每逢年节和农闲之时,苗族同胞都要举行各式各样的芦年舞会,抒发内心感情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芦笙制作材料选用苦竹、桦槁树皮、杉木和铜片,主要工具为各种大小不同的刀、锯、刨、凿、钻、锤、剪刀、炼炉。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取材、晾干、制作簧片、发音管装配等几个环节。芦笙通常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常见的芦笙发音管一般为6根,外侧开有按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插入笙斗,每簧一音。在每二三根笙管上端合套一竹管作为共鸣管。大关县芦笙世家传人王杰锋在传统制作基础上不断创新,根据需求做成8或10根发音管,在高温冶炼黄铜笙簧片时加入一定比例的铅,增强弹性及韧性,使芦笙发音更加响亮,旋律倍加悦耳,使百余年来的天星“王芦笙”名扬滇黔交界处的苗族村寨,天星镇中心村苗族制作的大部分芦笙为各市县民族艺术表演团队订购,对于弘扬该地民族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由于苗族年轻一代逐新疏远了本民族的芦笙歌舞文化,吹奏芦笙者开始减少,芦笙的市场需求受到冲中击,像王杰锋一样能熟练制作芦笙的艺人数量已经不多,精湛技艺后继乏人。

舞族火把节是楚雄彝族自治州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庆典,流传于楚雄州各县市的彝族村寨。
火把节又称“过大年”,起源于星回节,历史悠久。史料中记载了“夷妇阿南”之说、“诸葛亮南征,父老举燎相迎”之说、"皮罗阁统一六诏,火烧松明楼等有关火把节起源的不同故事,在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火把节来历的传说,如民间传说《喜鹊姑娘》。
火把节节期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节日期间,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邪除恶,祈求六蓄兴旺、五谷丰登、家宅平安,体现了舞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原望。节日期间,人们举行盛大的祭祀、祈福等活动。探亲访友,听老人唱古歌,并开展赛装、对歌、跳脚、摔跤、斗牛、磨担秋等文艺体育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楚雄州10县、市彝族聚居地区过火把节的方式各有不同特点,但主要内容相似。楚雄市比较注重火把节的祭火神、祭庄稼神及除家秽的仪式;树苴乡要跳民间祭祀舞蹈十二兽舞,由12名青壮年男女模仿十二兽的习性动作,同时有农耕、栽种、收割、十二兽相生相克等内容,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双柏县境内罗武支系的盘族,火把节节期为5天:双柏县法胰小麦地冲一带的彝族地区要跳“老虎笙"舞:禄丰县高峰地区舞族从六月二十日就开始"迎火把”,此后一连几天都是分户过节,火把节体案严整形态完备,是宗教、祭祀、文艺、体育、社交和农产品交流的集中活动场所,凡具代表性的舞族歌舞在火把节期间都能得到最好展现。

姚安口传彝族梅葛起源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乡,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梅葛取名于一种彝语曲调名称,因彝族民间歌曲大都用“梅葛调”演唱,总称为“梅葛”。在长期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形成了一部有影响的彝族历史叙事长诗,千百年来流传于姚安县的彝族聚居山寨。
目前口传的彝族创世史诗长达五千七百七十余行,分为“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葬”四个部分。梅葛有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四种类型。老年梅葛也叫“赤梅葛”,主要唱述开天辟地、创世立业的内容,同时也反映彝族群众的劳动和生活;中年梅葛唱述青年男女成家后生产生活的艰难,内容曲调比较凄婉忧伤;青年梅葛也叫“山梅葛”,反映彝族青年男女的纯真情爱,属于恋爱山歌性质,唱述中可即兴发挥;娃娃梅葛是彝族“儿歌”,俗称“娃娃腔”,由成群结伙的彝族青少年和儿童对唱。梅葛勾画了彝族古代发展历史、彝族先民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轮廓,展示了古代彝族先民的恋爱、婚事、丧葬、怀亲等风俗,具有重要的民俗学、文学研究价值。

彝族民歌有各不相同的品种,而概括起来,则大体上可分为叙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和儿歌等几大类。
叙事歌大都属于风俗性的彝族民歌,既可用以演唱有关创世造物、民族历史,又可用于祭龙、祭山等礼仪活动。总的来说,这类民歌都有较强的宣叙性,故一般结构短小,音域不宽、旋律变化也不太大。
山歌类民歌大都具有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跳荡的特点,且有的曲体结构相当复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红河江内彝族的“四大腔”(即海菜腔、莎莜腔、五山腔和四腔),属四种结构长大的套曲式山歌。这类结构复杂、篇幅长大的山歌,在我国民歌中亦为罕见。此外,彝族山歌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有独唱、对唱、重唱和一唱众和、或在同一首山歌中,几种演唱形式兼而有之。
在彝族民歌中,表现爱情的很多,而有的民歌则专用于男女社交这一特定场合。如红河州的彝族有一种叫做“吃火草烟”的传统习俗,就是一种专门的社交活动。在这种场合,成对的男女青年,可以尽情对答酬唱。通常以对唱为主;对唱告一段落,再接以齐唱或集体应和。用于这种场合的民歌都以小嗓轻声吟唱,旋律委婉动听。歌词多为即兴创作、也有成套传统唱词,并大都朴素自然,形象生动。
在彝族民歌中,儿歌极为丰富。在过去孩子没有条件上学的年代,这些儿歌就成为孩子们传授简单的生活、生产知识的教科书。内容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语言生动风趣,曲调活泼简练。演唱时常成群结队地进行,手牵着手,左摇右晃,十分天真自得。

洞经音乐的流变特徵,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产生以来,迄今有830多年历史了。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初传、渐盛、鼎盛、衰微与重振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因经济、社会与宗教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就云南而言主要是:第一,乐曲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初期全省数百支洞经乐队尚有二千余支曲子,后经有关部门大力搜集、整理、鉴定(除掉同曲异名者)尚有1500多支。洞经的谱本为工尺谱。洞经谈演有相应的斋醮科仪,要摆经坛神案,阖会要先列队前往迎神。参加谈演的人员多是文人书生,其文化心态和音乐观,受儒家和道家的影响,形成了洞经音乐的特色。他们谈经习乐,一是对功名的追求,以祭祀文昌帝君为寄托,祈求天人感应,好运降临;第二,对长生的追求,而且音乐可以娱神娱人;第三,因为洞经会受皇室或官方扶持,入会光荣,能标志身份地位之尊贵。
洞经音乐的正规谈演,依照古例必先由“领腔生”领唱,根据不同的“科”,不同的经文,“起”不同的经腔,乐队、和声跟上。如:祭祀神圣座调、礼请十供养调、敬调、叙话、劝慰、忏调等。唱诵经文是洞经的主要内容,有领有和,逐首接连地唱下去,有时只用木鱼击节,有时则要音乐伴奏。各地洞经团体有自己一套约定俗成的配曲定规。


彝族老虎笙是一种同时具备祭祀性和自娱性的舞蹈,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双柏县法脿镇、大庄镇、雨龙乡等彝族地区的老虎笙是一种祭祀性的仿生舞蹈。
清代乾隆年间《南安州志》载:“滇中楚雄的彝族支系罗罗每年正月过虎节,村民化装为虎,跳虎舞。”由于历史原因,1952年至1988年的36年间,“老虎笙”活动曾经被禁止直至1988年才恢复。小麦地冲村重又按照传统的祭祀仪式祭虎神,并且在原来石虎所在的地方又竖立起了威严的石虎。
20世纪80年代,彝族老虎笙传承人毕正良回到家乡双柏,投身于双柏的民族民间艺术事业,他带动“老虎笙”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彝族在举行祭祖大典时,大门上悬挂一个葫芦瓢,凸面涂红色,上绘黑虎头,以示是虎的子孙。

跳虎舞时,村寨里家家户户燃香烛供虎神,待人们在毕摩的引导下把虎神从山中接回村里时,虎舞就依次在每户人家逐一开跳,从房前跳到房后,从门前跳到屋里。程序是:8只老虎先在主人家场院里跳9圈,然后两只公虎进堂屋半跪在门槛上,站在门外两侧,将一只脚踏在“虎”背上,边摇铃铛边念经。大意是今天是天赐黄道占日,我们来某某家跳虎,以驱邪除魔,求虎神守佑,保佑某某家来年风渊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安康。这个“驱鬼除祟”的过程,彝语称为“罗麻乃轰”。

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彝族占总人口的47.8%。流传于双柏县法脿镇、大庄镇、雨龙乡等彝族地区的老虎笙是一种祭祀性的仿生舞蹈,被称为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彝族以虎为其祖先,自称倮倮,“倮”即虎。法脿镇小麦地冲村有民间故事,讲述仙人变成两只石虎守卫村庄,使彝族人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六畜平安。人们为感谢这两只石虎和祭祀祖先,就按照虎的习性和爱好,模仿老虎的动作跳老虎舞。经过不断继承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以跳虎为形式的祭祀活动。
老虎笙舞古朴传统,民族风格和特点显著,在祭祀中又有非常强的自娱性,以法脿镇小麦地冲村跳的老虎笙最为有名。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的8天是“虎节”,主要内容有接虎、跳虎、祭虎、送虎等。跳虎的人用黑色的毡子捆扎成虎皮的样子,在身体裸露的部位用颜料画上虎的花纹,整个人要装扮成虎的模样。在锣、鼓的伴奏下,以道人为中心,围圈起舞,圈外还有许多人围绕跳老虎舞。跳老虎舞一般由16人组成,分别装扮成8只虎、2只猫、2个山神、1个道人、2个击鼓者和1个敲锣者。舞者成一行纵队,逆时针方向行进。正月十五这天,跳老虎的人要到摆好香火冥纸的人家去跳,意为消灾免难。
老虎笙的舞蹈动作十分丰富,有模仿老虎动作习性的,如老虎亲嘴、老虎搭桥、老虎擦屁股等;也有送肥、犁田、耙地、撒秧、栽种、拔秧、收割等模拟农事活动的动作。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场面气势宏大,节奏明快,震撼力强,群众参与面广。
老虎笙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多为村民自学传承。经多年的加工整理,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已成为彝族文化的品牌之一,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小麦地冲村民应邀出访过日本、法国,也到过国内的上海、江西、山东、河南等地进行表演。

彝剧主要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彝族聚居地区和云南省内部分彝族自治县。
彝族最早的戏剧演出活动始于1947年,原楚雄州大姚县直苴乡(现属永仁县)小学教师用彝族歌舞编演过节目,但未普及。新中国建立后,一批革命歌曲和文艺节目传入彝族地区,一些有文化的彝族青年受其影响,运用本民族中流行的民歌小调和“跳歌”形式编演文艺节目。1957年,大姚县昙华乡麻杆房俱乐部民办教师杨森采用端公“跳神”的某些动作与神态,以《梅葛调》、《过山调》、《放羊调》为唱腔,结合彝族民间歌舞,模仿汉族花灯形式编演了《谁是医生》、《牧羊在林中》、《狼来了》、《半夜羊叫》等剧目。1958年,大姚县昙华乡业余彝剧团参加文化部在大理召开的“西南区民族文化工作会议”时演出了《半夜羊叫》,受到赞扬与肯定,并正式定名为彝剧。大姚县昙华乡也就成为彝剧的发源地。
彝剧音乐由彝族流行的山歌小调、舞曲和器乐曲结合形成唱腔,称为“山歌体”,尚未形成固定的板腔和联曲体。主要曲调有《梅葛调》、《过山调》、《放羊调》、《大松平调》、《曼嫫若调》等,乐曲有《芦笙曲》、《唢呐曲》、《月琴曲》等。彝族“跳歌”用的笛子、三弦(或月琴)、芦笙也是彝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俗称“三大件”。目前,彝剧表演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式,也没有严格的行当分工,最初是以模拟某些生活动作和动物特征的简单表演,后又从毕摩(彝族祭司)祭祀和唱《梅葛》的动作、声调、表情中吸收一些表演技巧,再从“打跳”中提取某些身段、步伐,变成节奏性和舞蹈性较强的表演技巧,发展为以歌、舞、乐、剧结合的表现形式,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点。

《彝医药》是2017年4月9日开始编撰的彝医百科丛书。
由人文课程类3本(彝语言与文字基础、彝医药史、彝族文化概论),基础课程类5本(彝医基础理论、彝医诊断学、彝药学、彝医方剂学和彝医经典选读),临床课程类6本(彝医内科学、彝医妇科学、彝医儿科学、彝医外科学、彝医治疗学和彝医护理学),组成共计14本。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郑进表示,彝族医药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其理论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不亚于中医药。云南省在彝医药工作中优势明显:古籍资源储量最多(已收集整理222册);药材品种最多(经调查,彝族常用药材3000余种,其中有2000余种在云南分布);成药品种最多(云南彝药已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药批准品种154个);专家数量最多;基础研究成果最多;政府高度重视,全省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氛围浓厚。
为此,彝医药专家齐聚云南,计划编写彝医学教材:人文课程类3本(彝语言与文字基础、彝医药史、彝族文化概论),基础课程类5本(彝医基础理论、彝医诊断学、彝药学、彝医方剂学和彝医经典选读),临床课程类6本(彝医内科学、彝医妇科学、彝医儿科学、彝医外科学、彝医治疗学和彝医护理学),共计14本。
云南中医学院党委书记王翠岗表示,云南省彝医学面临“名医消逝、名方流失、名药消失、医术丧失”的局面;彝医药产业发展存在规模不大、能力不强、基础研究薄弱、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开办彝医学专业和编写教材,培养彝医学高层次人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全书正在编撰预计2018年成书。

陀螺是中国传统民俗体育游戏,流传甚广。为木制的圆锥形,上大下尖。将尖头着地,以绳绕螺身,然后旋转放开鞭绳,使陀螺旋转;或用手直接旋转陀螺,待陀螺着地,以绳抽之,使之旋转。另有鸣声陀螺和菱形陀螺,以竹木制成中空圆筒,中间贯以旋轴。圆筒体开有狭长裂口,转动时由于气流作用能发声。菱形陀螺为两头小,中间大,以绳绕螺身,使着地旋转,顺势抽绳,使螺旋转。
一种古老传统民俗游戏活动,用鞭子连续抽击一圆锥物体,使之在平滑地面上旋转。它历史悠久,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中曾出土陶制小陀螺。陀螺有陶制、木制、竹制、石制多种,以木制居多。木制陀螺为圆锥形,上大下小,锥端常加铁钉或钢珠。玩时,以绳绕陀螺使其旋于地,再以绳抽打,使之旋转不停。抽打得越狠旋得越快,故称“抽贱骨头”。
抽陀螺游戏是一项盛行于上世纪40年代的男孩游戏,当时老北京的孩子把抽陀螺叫做“抽汉奸”,因那时日本人侵占了北京城,不少汉奸助纣为虐,他们跟日本鬼子一样招人恨,老百姓就借抽陀螺时出气儿,一边抽一边说:“抽汉奸,打汉奸,打败日本,打汉奸。”“抽汉奸,打汉奸,棒子面涨一千。”以解心头之愤恨。

彝族刺绣种类繁多、丰富多姿、制作精美、异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彝族刺绣是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先辈文化的一种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彝族刺绣种类繁多、丰富多姿、制作精美、异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色彩主要以黑、白、红、黄、绿、蓝为主。彝族先民认为黑色是大地的象征,是孕育各种动物和植物的母体,属于雌性物质,同时还含有成熟、庄重、威严、主体、主宰之意,是事情和问题的根本;红色和黄色意义有两层:一层是象征红、黄花朵配合成美丽的颜色之意,另一层是体现出热情、豪放、勇敢。白色是纯洁、善良、轻柔的代表,与污浊、肮脏、狡诈形成对立;蓝色是指蓝色的天空,认为黑色的大地和蓝色的天空是最早“清”与“浊”两种物质相配后发展起来的一对雌雄统一体物质,她俩相配后又产生了大地上和空中的万物,这无边无际的蓝色还意味着人们心情舒良、广阔与自由之意;草绿色是红色、黄色花朵的母体,指山川、江河和周围生长的草木。不同的纹样用色不同用途也不同,其艺术效果也各异。彝族刺绣一般都是以黑色和天蓝色作底色。刺绣的纹案主要有:日月、星星、鸡冠、云彩、波浪、牛角、牛眼、铁环、蟹、羊角、窗格、蕨基、穿山门、鸡肠、竹骗、火镰、马牙、彩虹等。刺绣手法变化较多,有垫绣、引绣等。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云南天行拓展管理咨询会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滇ICP备11000881号-6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及网友投稿,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